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现代数学教育重视让幼儿体会数学与大自然、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重视让幼儿运用数学知识去理解周围的世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切感受数学的意义。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强调的"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的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并参与真实动态的生活活动、多变有趣的游戏活动、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幼儿亲近数学、感知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有益的发展。
一、关注幼儿真实动态的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价值取向是让孩子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积累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习数学
日常生活中包含了大量学习数学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例如:孩子们发现玻璃窗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长方形的,还有的是椭圆形的,建筑物的屋顶有的平的,也有的是斜的;幼儿园的玩具有大小、颜色、形状不同。小朋友的衣柜、水碗、毛巾、进餐时的碗筷是一一对应的;在整理玩具时可以按形状、颜色、材质、功能进行分类;自由活动时排排队(由低到高、由高到低);户外活动时可说说自己所处的位置;餐后散步时可数一数花草的种类数目,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排序规律;离园前讲一讲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如早上7:30入园,8:00吃早餐等,来感知对时间整点、半点的认识,并知道要珍惜时间等等。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生活情景中获得了数学知识和经验,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我们非常重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做到"让环境说话"。幼儿每天进进出出,上下楼梯,我们就在楼梯上设计了各种颜色的数字宝宝及与之相对应的圆点,让幼儿有意无意地去感知数序、序数、相邻数等。同时,还将几何图形、排序等多方面的内容也融入其中。各班活动室内的墙面有大有小,我们在创设环境时,充分利用活动室的墙面和角落。根据墙面的大小把材料制成平面或立体相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并在便于幼儿进行操作活动的下方设有活动材料,供幼儿操作。例如,大班的主题环境"美丽的秋天",在画有秋天景色的画面中,蕴含有数的组成、分解、加减、分类、守恒、排序等方面的数学内容,在墙饰下方还留有一块空间,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使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加以验证。在益智区我们也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投放了数学操作材料,同时还注意到材料和工具摆放要便于幼儿取放,每个数学区的内容和材料既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自检性,又要不断调整和更新。让幼儿在与材料、环境的互动中增长数学知识,并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
二、探索有趣多变的数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数学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有目的地创编一些相应的数学游戏,充分挖掘游戏的教育功能,让孩子在游戏的真实情景中自发地应用数学,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让孩子在"玩"中亲近数学、感知数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幼儿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为巩固小班幼儿对形状的认识,我们设计了"喂养小动物"的操作游戏,请小朋友把正方形的"饼干"喂给嘴型是正方形的小熊吃,把圆形"饼干"喂给嘴型是圆形的小猴子吃,使幼儿在给小动物喂"饼干"的游戏中获得有关形状的相关经验。我们在小班"蚂蚁运粮"的游戏中,为幼儿提供了"粮袋",并设置一定的游戏规则,如:每次只能运一袋粮食,引导幼儿按规则去游戏,比一比、数一数看谁运得粮食多等,使幼儿在游戏中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提高按物点数能力。在中班建构游戏《搭建房子》中,为幼儿提供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等立体积木若干,在操作中让幼儿比较、感知组成房子所需材料的形状、数量等,在搭建过程中获得搭建的技能和有关几何形体及空间、方位等有关知识经验。又如大班角色游戏"小超市",幼儿通过给物品分类、统计价格,在游戏中学会使用自制的钱币进行购物等情节,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使用钱币,获得相应的生活经验,提高了幼儿的计算能力。在开展户外活动时,我们有意识地创编了一些蕴涵数学知识的户外体育游戏,如:结合"大小排序"的教学内容,创编了《我给小动物来排队》的体育游戏;结合图形内容,创编了《图形跳跳跳》的体育游戏,既满足了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又丰富了幼儿的数学经验。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整合、渗透适宜的数学活动内容
各领域的内容虽然不同,但相互渗透。教师应有意识地整合各领域的内容,使幼儿获得多方面发展的经验。如语言活动"小白兔种萝卜"、美术活动"可爱的图形宝宝"、体育活动"图形跳跳跳"等教育活动,其中不仅蕴含着语言、美术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还蕴含着有关数学的知识内容。在绘画、手工制作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有关空间、形状、对称及体积、重量等经验;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幼儿认识、了解空间方位;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可以运用测量、数数、比较等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不断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整合各领域内容,使幼儿不仅获得相应领域的知识经验,而且在活动中体验并积累了有关数学的知识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理解了数学的作用,了解到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数学活动更加生动、鲜活
信息技术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转变了传统信息单一的表现形式,化繁为简、形象生动。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幼儿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配以悠扬悦耳的音乐,充分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在组织数学活动《配瓶盖》时,我们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先让幼儿看到画面中形状、颜色各异的瓶子和散落在周围的瓶盖,接着教师利用生动的语言和动态的画面,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瓶口和瓶盖的大小、瓶身和瓶盖的颜色,当点击相应大小、颜色相同瓶身和瓶盖时,如配对正确,画面上就会出现一个"可爱的笑脸",并发出"你真棒"的声音。如配对错误,画面上就会出现一个"伤心的哭脸",并发出"继续努力"的声音,有趣的画面情景和它的自检性,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数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此外,我们还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了序数、等分、分解组成、加减运算等有关数学内容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数学活动无处不在,我们教师要善于做有心人,在教育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努力为数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使"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每一个幼儿在生活中、游戏中、各类教育活动中,亲近数学、感知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乐趣。

|